Columns

 
评析

The Oxford Gargoyles@Fringe Club
音乐会短评

原文出处:主场新闻
作者:洪思行
发表日期:2014-03-29  


近期,香港的无伴奏合唱活动十分活跃,用前所未有来形容也绝不过分:先有Sing ON Jam 港澳无伴奏合唱网上短片比赛、又有多队本地及外队来港表演,后有2014香港国际无伴奏合唱节。而The Oxford Gargoyles便是其中一队访港组合。

顾名思义,The Oxford Gargoyles来自 Oxford University,是一队学院组合(collegiate group),它自1998年成立,目前共有13 位成员,以演唱爵士风格歌曲为主。他们远道东来十多天,积极到四处表演,包括 Grappa's Cellar、港铁香港站、大会堂剧场,又会去学校进行工作坊,之后更会到澳门表演。

笔者欣赏了他们在艺穗会楼上剧场的演出。老实说,笔者不太喜欢欧美的学院组合,因为他们的表演虽是活力十足,很好看,但演唱方面却不太讨好。记得上年来港的一队学院组合,其中一位成员表演时总会忘我地把手上的咪高峰不停挥动,根本不是在唱歌。幸而这队The Oxford Gargoyles却不是走那种路线,而是较静态的,成员会穿起西装或黑色裙,通常都是采用新月形的站法,有别于多数组合将同声部的组员放在一起,他们用对称的方式,即两端都是男低音,如此类推,因此在艺穗会楼上剧场这细小的场地,不用扩音器都会有环回立体声音的效果。他们有时配合音乐进行简单的走位,整体风格跟耶鲁大学的The Whiffenpoofs颇相似(是因为同是来自老牌大学的缘故?)。

既然是以 Jazz a cappella group 自居,他们当然唱了多首爵士风格的歌曲如《Pass Me The Jazz》、《Fly Me To The Moon》、《There Will Never Be Another You》,也有其他风格的歌如《Fever》、《Never Had A Friend Like Me》、《Soul Bossa Nova》等。他们在声音平衡和融和方面做得很好,而且即使不对望,也唱得非常整体,反映他们经常一起练习,才能练得出这样的默契。他们的演唱亦反映了他们深受合唱团训练的影响,从各人的独唱可听出他们的唱腔是古典乐风格,事实上部份歌曲的演绎还是有合唱团小组合唱的味道。

在自我介绍环节,观众才知道他们多数是 year 1 或 year 2(音乐总监都只是year 2学生),只有一名是在读硕士,所以表演时一些表演经验尚浅的成员的表情颇为生硬,声音还带点青涩味。而整队只有三人读音乐,其余的有读政治、读数学、读哲学,非常多元化。

当然,千山万水来香港和澳门表演,少不免要「入乡随俗」,唱一些本地歌。他们挑选了一首十分「热门」的歌——《海阔天空》。他们的咬字尚算不错,诚意可嘉。不过不知道是否因为Metro版本的《海阔天空》太经典,笔者总觉得他们的编曲应该是参与了Metro的。

虽然这群高材生没几个说希望将来能做个音乐人,至少他们现在能从音乐、从观众热烈的反应中获得莫大的喜悦,这些东西是永远在书本中不能找到的。

The Oxford Gargoyles演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JxW9HiKkcY  


( 本文获原作者同意转载 )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