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s

 
特別報導

Arts People:陳午明,
哪裡來這麼大的野心?

原文出處:IN.Notes
作者:IN.Notes
發表日期:2014-01-26


台灣的阿卡貝拉界(A cappella)有著一個身兼表演者與經理人的陳午明,是台灣第一個人聲樂團神秘失控(Semiscon)的團長,同時也是中華暢聲亞洲音樂協會(Vocal Asia)的執行長。憑藉滿腔熱血與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勁和勇氣,發起了兩岸三地的阿卡貝拉音樂節、架了全亞洲第一個阿卡貝拉入口網站 www.vocalasia.com;近日再簽下西門町一處閒置空間,將發展成台灣最缺乏的中小型劇場。他熱愛他的藝術,為它做推廣,更整合各國阿卡貝拉愛好者,讓台灣成為一個人聲音樂的中心。不可思議的遠大目標,看起來再怎麼遙遠,陳午明也一步一腳印的慢慢靠近了。

1)    兩岸三地一直轉,最近忙些什麼,可以跟我們分享嗎?  

12月剛結束在台北松菸原創基地節的策展,最近忙著2014在韓國光州的Vocal Asia Festival、中國上海的阿卡貝拉音樂營、與上海市文化局合作中國阿卡貝拉音樂基地的細節項目、開著音樂會的製作會議、試探接下來的Vocal Asia Festival在其他亞洲城市舉辦的可能性。

同時Vocal Asia團隊正忙著幫Voco Novo爵諾人聲樂團安排年後的中國巡演、企劃製作Sirens人聲樂團的新專輯、規劃阿卡貝拉教育系統、想盡辦法在中國擴大商演市場,讓團隊有更多機會延續音樂生命,使產品端與市場端同步邁進,增加進入良性生命週期的可能性。同時,我正在接洽是否能夠讓歐開合唱團接續坎城唱片展演出之後,在更多的歐洲城市展現他們的純人聲泰雅族古調,同時神秘失控正在練著很多新歌,也在跟日本金澤、甲州接洽夏天去參加藝術節的可能。

我自己則每天晚上有時間坐在電腦前發呆的時候,也總是想著,有什麼好聽的歌,可以唱給大家聽、有什麼好看的音樂劇,可以搬演給大家看。

2)    從歌唱者到全亞洲最大的阿卡貝拉平台的執行長,你是怎麼到這般田地的?

我其實也很好奇,一個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學程式設計、不愛上音樂課、幾乎不會看譜、高中玩資訊社、大學研究所都念資訊管理的阿宅,到底是怎麼到這般田地的……

高中因聽到樂旗隊的《歌劇魅影》表演而愛上音樂劇、大學時誤打誤撞和高中同窗與眾好友自掏腰包在南海藝教館做了兩齣百老匯音樂劇、爾後又迷迷糊糊參加了專門唱音樂劇的合唱團。幾年下來認識了一票好友、好歌手、老師們,但仍乖乖去當資策會電腦工程師。某夜接獲朋友電話詢問,有個阿卡貝拉比賽獎金不錯,要不要一起參加?當時我連阿卡貝拉是什麼都不知道,嘴巴還叼著便當雞腿就一口答應,這就是神秘失控的起源。辭職了、每天練習了、熬夜排練了、出國了、得獎了、錄唱片了、演音樂劇、出國巡迴了、入圍金曲獎了、上三金國慶春晚表演了、唱歌了、唱歌了、唱歌了。 不知道怎麼著又去參加了好幾個演員工作坊,演了小劇場,然後邊想著自己在舞台上好像不是特別好,反而在幕後卻是充滿想法,身邊的劇場朋友也不知道為什麼,老愛找我去聊製作的事情,於是我想,那試試看吧,就這樣也當起了劇場製作人,一口氣就在皇冠小劇場連演了一個月的百老匯音樂劇,接下來又有長輩抬愛讓我嘗試大劇場的執行製作,自己還拼了老命和朋友拿自己的錢出來跟優秀的藝術家合作做戲,2010一年就做了五齣小劇場(慘賠,現在還沒賠完,在這裡謝謝所有體諒我任性胡來的朋友。)

就這樣台前台後跑來跑去,一直到2011年春天,Vocal Asia的創辦者陳鳳文董事長在我正在東南亞巡迴演唱的途中打給我,問我是否願意一起追夢。於是在那個瞬間我感受到自己過去雜七雜八不經大腦思考任意妄為的所有事情,好像可以融為一爐,變出什麼東西來。 我想,好吧,前面那些日子可能是有緣由的,甚至讓我念資訊管理,可能都是為了這件事,所以我非答應不可,所以我非把這件事當成我人生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不可。

    「YES.」

3)    從藝術家轉換到經理人的角色,右腦與左腦會常打架嗎?

其實天天都在打架,不過自己覺得並非是藝術家和經理人之間的角色轉換問題。可能自己運氣沒有那麼好,擔任演出者的我一直以來幾乎沒有什麼演出是可以不用擔心舞台以外的任何事情就能夠無憂無慮上台演出的(而事實上這樣的演出常常令人充滿罪惡感,有時候滿到覺得自己還是放棄演出吧),至於擔任經理人的我就更不用說了……

  要說打架嘛,最常發生的大概是腦中的呈現畫面在現實中基於各種環節與限制,最後還是做不出來但是必須掐著自己脖子說服自己其實沒那麼痛苦其實還可以啦這不是妥協是面對現實,的那種架。

帶著這個信念去過每一天,每多做那麼一點點,可能就會有更多更好的事發生。We have good things going.  

4)    在兩岸三地辦阿卡貝拉音樂節,有什麼樣不同的觀察,可否與我們分享?

其實很多現象是類似的。中國的阿卡貝拉音樂才剛起跑,很多人的熱情與能量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不像台灣的和樂融融,才開始沒多久,競爭的態勢就開始出現。那是一個撤徹底底不進則退的環境,但是目前還處於埋頭苦幹的階段,而台灣則是在不停思考變化與創新的階段。對我們來說,阿卡貝拉音樂節的重點是「愛」與「分享」的精神,這一點我想倒是各地的參與者都能夠理解體會的。

題外話,我認為,台灣將漸漸成為一個單純的創意基地與製作工廠(應該說再怎麼樣都必須維繫住這點),而產出的結果與產品逐漸都不以台灣本地為對象,而要直接去受到中國以及亞洲各地市場的考驗。

5)    搭建一個亞洲的阿卡貝拉入口網站,這聽起來是無比的野心,哪裡來的想法?

亞洲各地區都有不少阿卡貝拉音樂人與愛好者,各自努力唱著,推動著,但是彼此的交流卻不多。一直到Vocal Asia成立,區域間的交流才在我們的努力下快速成長了起來。除了實體的組織、活動、人才交流外,能夠有一資訊流動交換的虛擬平台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用自己的小小力量做了一個網站,並且號招各地的熱血阿卡人加入,成為最新資訊提供者的一份子。我相信,資訊的即時流動,對於各地的推動者而言,將成為新的驅力與協助思考的元素,也讓彼此有更多合作的可能。

可能是我自己念資訊管理的關係,資訊入口對我來說一直是很多事情的基底,許多綜效的產生也來自於此。有人問說幹麼不用現在的社群網站做就好了?社群網站的觸達率的確較好較精準,但是資訊整理的功能付之闕如,流水式的呈現方式也只能露出不需被保留太久的資訊;因此有一個能夠整理資訊與留存資訊的入口網,並且配合社群網站的露出同時進行,這是我們所期待的。

6)    聽說近來爭取了一個閒置空間,在哪裡,打算做些什麼呢?

我們無意間在西門町找到了一座閒置三十幾年的教堂,六層樓的建築物,二、三樓是打通挑高的漂亮小聖堂。一股強烈的衝動(我相信是摻雜著過去一切經歷裡曾有的期待與夢想,以及對台北市實在太少中小型演出場地的怨懟),讓我想把這裡變成一個小型的展演空間,有辦公室、排練場、獨立小書店、舒服的café,一個想讓人在這裡”stay”的場所,一個讓人想在演出前就來待著,演出後也不用急著走,可以坐下來繼續留很久很久的地方,一個非常開放,不需要特別準備也可以輕鬆來的地方。然而我們現在碰到很多法令上的困難與限制,對於一個想要將私人空間轉變為公共空間的民間組織來說,極度窒礙,到了令人想放棄的地步。我們會再努力看看,也希望政府文化單位能夠給我們一些協助。

7)    為什麼你要做你做的這些事情?

不知道耶。不過做過很多事,唯獨就是這些玩意、就是這些傢伙、就是這些旋律,讓人辛苦也不會嫌累,付出也沒有覺得一定要有什麼回報,而且毫無放棄的勇氣……我想如果一件事情會讓人怎麼做都不累,做完常常還會笑會感動,那大概就是找到一件自己對的事了吧。  

8)    從你在舞台上表演,至幕後推動這麼多事蹟,到現在你有看到催化了些什麼事情或有更接近你想像中的美好了嗎?

我在幾年以前其實沒有太大的感覺,就是埋頭一直做自己覺得喜歡的事情。現在,漸漸覺得,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某種理由,而這些事情的結局不管是好是壞,都成為一塊小小的拼圖或是驅動程式,影響著未來的某一個小角落;換句話說,我開始相信所做的一切或多或少都可以產生一些影響。其實每個人都是的,即便只是決定要買張票去看某齣戲,決定明天要去某處唱某首歌,可能都會對不知道的誰產生幫助的。

幾天前帶著Voco Novo去拜訪王心心老師,想要討論合作的可能,心心老師本來說他對阿卡貝拉不太認識,但是談著談著,她突然想起,「啊!神秘失控!五六年前我在世貿看過這個人聲表演,那個時候就好想嘗試人聲與南管的結合……」其後雙方相談甚歡,我笑得很開心。

有,我還是相信這一切會越來越美好的。至少要帶著這個信念去過每一天,每多做那麼一點點,可能就會有更多更好的事發生。We have good things going.


( 本文獲原作者同意轉載 )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