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s

 
評析

口若懸鼓 - 人聲敲擊 vocal percussion

原文出處:樂人谷
作者:Kessay Chan 陳君明
發表日期:2016.07.16

上兩篇也提到無伴奏合唱編曲中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項,今次將探討歌曲中節奏創造者 - 人聲敲擊。

首先,想討論一個常見的問題:beatbox是否就是無伴合唱?筆者一向的答案也是:beatbox可以是A cappella歌曲中的其中一部,不過A cappella並不單只是beatbox, 因為歌曲不是必須存在beatbox。(如想了解更多beatbox, 可搜尋Heartgrey, RX黃浩邦,這些香港beatboxer)

Beatboxer Heymoonshaker的街頭表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XtOVaCaOU

人聲敲擊大師 - 北村嘉一郎表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S7gq8XuDQ

然後,beatbox和vocal percussion有何分別?筆者的理解是beatbox會更注重展現聲效,例如電子聲效、一般生活中接觸到的聲音等; vocal percussion則是注重模仿流行鼓,精細地分辨套鼓中的每一鼓和鈸,如日本大師北村嘉一郎先生。至於編曲中應加入beatbox還是vocal percusssion,則視乎歌曲風格需要甚麼了。

人聲敲擊在無伴奏合唱中的角色就是提供穩定的節奏,奠定歌曲速度,也為歌曲帶來前進、流動的動力。同一時間,亦提示了歌曲的音樂風格,因為節奏對於風格有很大程度的影響。總不能在爵士音樂中還是打着流行音樂4/4節奏。還有,人聲敲擊如一般流行鼓一樣,會在音樂空檔處補上,填密樂句,以及在樂句末加入鼓花(fill-in),整體令歌曲豐富。

的確,人聲敲擊在無伴奏合唱中比較突出,因為他全程也在模仿鼓聲,極少甚至全無歌詞,突顯人聲的模仿,因此較受注目。不過當加入無伴奏合唱時,最好還是化繁為簡。如果加入了複雜的節奏組合,一來自己或未能駕馭到,使速度不穩定,二來也令歌者難以捉緊拍子,起不到其最重要的作用。但也應避免成為「人肉拍子機」,作為音樂的一部份,必須存在高低起伏,不應脫離歌曲本身,否則只會顯得突兀。

實際操作上,人聲敲擊者發出”B”, ”T”, “K”三聲,分別模仿低音鼓、腳踏鈸(high hat)和小鼓。簡單而言,會在混音台上的均衡器(Equalizer)上將高音和低音頻率增大,加強打擊效果,再將中音減少,避免突顯一般人聲頻率。迴音方面,除非想做特別的效果,否則一般會減少迴音,以令節奏清晰。編曲方面,有的鉅細無遺地寫下,有的會漏空了此部,讓人聲敲擊者自由發揮,只是在特別部份加入注釋。

筆者認為學習人聲敲擊最佳方法就是向真流行鼓學習,多欣賞鼓樂演出,鑽研鼓譜,學習流行鼓的發聲原理和節奏組合,以便在表演時更神似和在編曲時用到最適合的節奏組合。

以下是G.E.M. - 18, Infiniter Acappella 的版本, 鼓勵大家多加嘗試!
下載樂譜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