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s

 
評析

《香夭》演後談(一)

原文出處:藝頻 ( 轉載自八月號(vol 62)《△志》)
作者:伍卓賢 / Ng Cheuk Yin
發表日期:2016.08.14

一舖清唱三場《香夭》的演出已在六月中圓滿結束。上回分享了自己對於這部作品的一些創作理念,今期及下期將會繼續從另一角度討論。本身是合唱指揮也是樂評人的友人朱振威在看過演出後和我討論這部作品,我覺得內容挺有意思。徵得同意後決定將對話整理與讀者分享,借此讓大家了解我在創作這部作品時的背後想法。

伍:伍卓賢
朱:朱振威

朱:記得第一次見到你在網上宣傳這部新作,一見《香夭》就想到是「香港夭亡」!我想我們這班曾受教於余少華教授的音樂人都對他當年狠批譚盾為香港回歸所作的《交響曲1997:天地人》裡引用《帝女花之香夭》記憶猶新。如今想來,譚盾真的一語成讖吧?

伍:那個《香夭》「食字」食得太完美,加上如此時機,確是真正的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多年後想起來就覺得很適合用來做這次演出的名稱。

朱:說回音樂。我一直跟你為一舖清唱而寫的作品失諸交臂,到了香港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能親身體驗。這次看《香夭》,打從一開始你在擴音人聲加上distortion effect,到「花落」時更將電子音效加強玩出重金屬的聲響,就教我出乎意料!

伍:噢,〈花落〉的distortion,我主要是想營造一種很扭曲和廢墟的感覺。

朱:我總覺得,科技對於音樂應該是用來開創新的聲音甚至重新定義聲音,那麼人手一「咪」,就不應該僅僅用來擴音就算,而必需讓科技介入作品的音樂性(musicality)之中,對我來說《香夭》是做得到這一點!你創作時是如何考慮音效的運用?

伍:如你所言,反正這種演出擴音是必要的,那我就想如何可以用盡一點。所以在創作時已經想好加入不同的效果,但也有些效果和設計是後來Patrick與音響設計Candog構思的。

朱:我聽《香夭》時感到你是集各家之長再寫出自己的聲音。一開始微模主義(minimalism)風格的〈再見〉令我想起Philip Glass的《Einstein on the Beach》;到〈花落〉歌手圍圈唱vocalisation加上泛音演唱的聲響又令我想起Karlheinz Stockhausen的《Stimmung》;而〈慢慢〉及〈吶喊〉裡有節奏地大聲呼吸又立刻令人想到藝能山城組的《阿基拉》配樂--最後當然少不了〈萬里花開〉、〈平安歌〉與〈安魂曲〉的民謠及cantopop風。不知道我的感覺準確麼?剛才提到的作曲家對你應該也有不少影響吧!

伍:當然你提到的那些作曲家對我的創作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尤其《香夭》這部作品裡面也運用了不少不同時期的微模主義手法來創作。談起《Einstein on the Beach》這套作品,如果想像她變成了無伴奏合唱作品又會是怎樣的呢?雖然歌唱家要唱足全場可能會「聲」力不支。對,創作無伴奏合唱時要考慮的東西實在是比創作有器樂伴奏的合唱作品時更多。而且運用廣東話寫合唱作品,也有和聲難共鳴的問題。但有時這些限制就造就了音樂的風格。

(二之一,下期續)


( 本文獲原作者同意轉載 )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facebook